English

《要素市场发育与政府效率》

1999-03-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研究政府与要素市场的效率模式,是经济理论长 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牛福增近作《要素市场发 育与政府效率》较之此前有关研究的非整体性、现 象性、单向性等局限有所突破。 

中青年经济学家牛福增博士的近作《要素市场发育与政府效率》以其选题构思新颖、论述深湛、理论创新和语言风格上的特色,而遴选入“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我有幸最先捧读此书,感触于好书之不易得,姑妄评之介之。冀与大家同享。

要素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发育发展,决定了我们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研究政府与要素市场的效率模式,是经济理论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相对于传统经济理论而言,这些领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层和现象性的分析上。而在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此进行研究探讨,既是全新的课题又是急迫的任务。该书作者知其难而进,其敏锐与责任感、其理论勇气与研究精神首先令人为之叹服。

该书克服了此前有关研究的非整体性、现象性、单向性和简单的理论引进性等局限,具有重要的开拓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第一,作者从理论经济学中生产要素这一最基础的范畴入手,系统考察了生产要素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沿革,对要素和要素市场的涵义、特征、结构、类型以及要素市场的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各种流派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这些问题的纷繁观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理论结论,澄清了存在于经济学界的若干模糊认识。同时,对于信息、技术乃至知识、人力资本、产权等的出现及生产要素向多元化、高度化演化的趋势,作者也给予了恳切的分析和肯定,尤其是关于生产要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多元的范畴体系的概括,以及关于要素市场具有基础性、主导性、中介组织的强伴生性等基本特征的分析等,必将推动经济科学在这一方面的更加深入的研究。第二,从政府效率的角度研究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研究要素及要素市场与政府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效率关系,这种切入角度是独特的,所论及的问题也具有整体上的创新性,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尤其是政府机构改革意义重大。

我们正在进行的跨世纪的改革需要充足的理论准备,而前期改革思路没有大的突破的关键,就与这种准备不足相关。因此,寻求理论上的突破,或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就成为探索新的改革思路的起点。该书在这方面的建树主要有:第一,从我国面临的双重约束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和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出发,作者分析了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中的尖锐矛盾,即一方面要素市场发育水平低,需要政府肩负起培育要素市场的重任;另一方面却存在着政府低效率问题。因而论著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提出了中国政府的效率问题对中国要素市场的发育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的命题。并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府与市场的效率模式。第二,在政府与要素市场的效率模式中,效率是核心问题,而政府又是这一矛盾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方面。较之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我国政府的外延要广,消费比例也高一些,因而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效率与要素市场的发育。作者认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被人们长期忽略的、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我国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行政垄断和特许权控制程度也较高,因而影响了政府自身的廉洁和效率,也进一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效率。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更为有力的政府改革举措,为要素市场的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对于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又一个需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作者认为,要素市场发育要受到空间范围的限制,政府也是分层次的。因而,该书将区域要素市场的发育与地方政府的效率关系纳入分析的范围。作者提出,要素市场的发育总是以非均衡态作为自己的常态而向前演化,在实践中有要素市场发育的时间非均衡、空间非均衡和结构非均衡三种类型,对于传统体制下、改革开放中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及新时期的对策,作者也给予了深切的关注。第四,对于我国政府改革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即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对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对各级“一把手”的选择、激励、约束、监督机制,作者提出了极有见地的主张和论点,其中,作者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发育要素市场,关键是解决公有经济的“代理人”的问题非常重要。

该书虽属理论著作,具有学术上的谨严缜密,但其生动、流畅而又凝重的写作风格,却使得学者掩卷可以深思,大众开卷可获教益。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